中风有何警报(这症状是中风最后警报)

不少中风病人发病前在短时间内出现过一侧肢体无力或麻木症状,伴有突然说话不利或吐字不清,但由于上述症状常在数分钟内消失,而不易引起人们的重视,其实,这是微小脑血栓引起的瞬间脑局部缺血,医学上称为小中风。

在中风的救治方面,五邑中医院神经内科主任余尚贞强调“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大脑”的概念,因为在脑中风救治过程中,有一个宝贵的“时间窗”,即在6个小时内运用药物迅速疏通被阻塞的血管,如果超过这个时间,就没办法再用药。“及时有效的治疗是保证大脑功能的关键。”此外,由于中风复发率很高,曾经患过中风的病人再次发作中风的可能性很大,特别是在中风首次发作的第一年内,因此,中风的二级预防十分重要。

冬季是中风的高发季节

据余主任介绍,脑中风是一种“高发病率、高致死率、高致残率”危险性极高的疾病,近年来已成为仅次于缺血性心脏病的第二大致死原因,也是成人首要的严重致残原因。 中风在老年人中常见,几乎3/4以上的中风发生在65岁以上的老人身上,但是,任何年龄的人都可能引起中风。

“中风有着明显的季节性规律,冬季是高发期。”余尚贞主任说,我国神经流行病学研究也证实了这个说法。在研究中,将哈尔滨市和广州市进行比较发现,哈尔滨市寒冷期长,平均气温在22.4℃左右,其脑中风人数高出广州约有两倍。寒冷气候之所以容易诱发脑中风是机体内因与外环境变化两大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中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机体逐渐趋于衰老,体温的调节及血管的弹性反应均降低,对外界寒冷气候的刺激适应能力减弱。季节的转换,冷空气的刺激使机体交感神经兴奋,血流加快血管的外周阻力增高,血压升高,而机体对此的调节机能却难以适应以至于促使脑中风的发作。

中风分为“缺血性中风”和“出血性中风”两种类型。“大多数中风是‘缺血性中风’。”余尚贞主任介绍,前者是由于血管被小凝快堵住或变窄使血液不能流到大脑而引起的;后者是由于血管破裂,血液流入大脑引起的损伤。

受中风“青睐”的人群

据介绍,中风的高发人群主要有五大类,包括:患有高血压,动脉硬化的人;高血脂,尤其是高胆固醇血症和肥胖症患者;高血糖和没有得到及时治疗的糖尿病患者;家里以前有人得过脑中风的;生活习惯不太好,大量酗酒,吸烟,脾气暴躁的人。

在这些人群中,高血压患者尤其易发中风,因为高血压是中风最危险的因素。从中风的发病率来说,高血压患者与正常人相比有明显的区别。我国资料表明,70%得中风病人都有高血压史,特别是出血性中风,几乎百分之百都有高血压。“无论是出血性中风还是缺血性中风,血压与中风的关系都呈正比关系。血压越高,中风机会就越多,死亡率也越高。”余尚贞主任说,若能长期有效地控制高血压则能显着地降低中风的发生。研究发现,成功治疗高血压能减少40%的中风危险。

中风的危险信号

据余尚贞主任介绍,中风有以下几大危险信号:

突然面部、胳膊或腿麻木无力,特别是在一侧,这是中风病人最常见的情况。当一侧脑损伤后,无力通常发生在对侧肢体,比如:中风病变在左侧,病人表现为右侧肢体麻木或无力。

突然单眼或双眼视物不清。中风后出现视力问题相当常见。有些病人失去了单眼或双眼的部分视力,叫做视野缺损。这会导致病人只能看见盘子的一侧并只吃一侧的食物。

突然意识不清、说话或理解费力。中风会影响病人说话、阅读、书写或理解别人说话的能力。

突然发生走路不稳、头晕、平衡障碍或动作不协调。

突然不明原因的头痛。

“除了要重视中风的发生症状,及早就诊,如果是已经发生中风的患者还要有二级预防的意识,防止中风的再次发生。”余主任指出,中风复发率很高,曾经患过中风的病人再次发作中风的可能性会大大增加,特别是在中风首次发作的第一年内。年龄增长、血压升高(高血压)、高胆固醇、糖尿病、肥胖、患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心脏病、吸烟、酗酒,中风复发的可能性都会增加。

余主任介绍,在二级预防方面,中医积累了数千年的经验,中西结合具有明显的优势。中医有“卧则伤气”、“气为血帅”、“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的说法。长期卧床缺乏运动的病友基本都会存在着四肢关节疼痛、饮食不好、大便不通、情绪低落的情况,上次症状又会阻碍患者的康复甚至导致再次卒中,诸如此类症状都是人体气机运行不畅的表现,而八段锦等中医保健体操具有疏通经络、运行气血、调解情志的功效,从而达到"即病治病,未病先防"的目的。

预防中风的常见误区

由于对中风的认识度不够,在预防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一些误区。一位陪父亲住院的年轻人奇怪地问医生:“我父亲很瘦,血压又不高,怎么会有中风呢?”另一位陪护妻子的丈夫很疑惑:妻子有风湿性心脏病,半年前发现心房有血栓,一直在服药治疗,怎么最终还是瘫了呢?面对这些常见的误区,余主任给予详细的解释。

误区一:血压正常或偏低不会中风。

缺血性中风的病因在于某支脑动脉发生了阻塞,导致局部脑组织因缺血缺氧而丧失功能。血压正常或偏低的脑动脉硬化病人,由于脑动脉管腔变得高度狭窄,或伴有颈动脉斑块形成,或有血脂。血糖、血黏度增高等因素存在,均可以发生缺血性中风。

误区二:药吃得多少跟着感觉走。

有的人每晚仅服1片(25毫克)肠溶阿司匹林。在脑血栓的预防性用药中,不少人知道每晚睡前服用肠溶阿司匹林,但仅服1片,其实,目前国际公认的肠溶阿司匹林用量为每晚50~75毫克,即25毫克1片的肠溶阿司匹林应服2~3片,如果药量不足,则达不到预防的目的。

需要指出的是,“毫克”不等于“片”。有人使用心痛定降压时,错误地认为10毫克即10片,结果用药过量导致血压过低,脑血流变缓,吃出了偏瘫。

误区三:瘦人不会发生中风。

有些人以为瘦人不会发生中风,于是拼命减肥,其实,科研工作者做过这方面的试验。他们对3975名患有高血压的60岁以上的老人进行跟踪调查,得出结论:瘦人也会中风,只不过比肥人略少一些,所以,不管胖瘦,都应该采取综合防范措施,以避免中风的发生。

误区四:中老年人才易发生中风。

虽然90%的中风都是发生在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身上,但毕竟还有10%的中风病人不是中老年人。年轻人社交活动多,生活压力大,酒肉大餐机会多,许多人仗着年轻,往往忽略了身体保健,事实上,近年来中风有年轻化的趋势。

误区五:用药品种越多越好。

一些有过中风表现的人惶恐不安,于是四处看病。甲医生开了一种药,乙医生开了另外一种药,结果因为用药过量而导致中风,也有的病人牢记“是药三分毒”的观念,血压高了也不用药,其结果可想而知。

误区六:只管服药不检查。

风湿性心脏病引起的偏瘫多见于心房纤颤病人,这类病人要终生使用抗凝药,同时进行用药监测,尤其对于彩超检查发现心房内有血栓的病人,在使用抗凝药时,要根据病情不断监测凝血酶原时间,以及时调整临床用药剂量,否则,用药多了,会引起出血,用药不足,又会引起血栓。许多风湿性心脏病人术后出问题,都是由于这个问题没处理好。

误区七:少服几次药没关系。

一些老年人由于记忆差,常忘记或重复服药,所以,建议中老年朋友将自己常服用的降压药、降糖药、强心药等分开包装,上面注明服用日期以及早中晚具体时间。或者把每日用药种类按时间写在一张纸上,贴在家庭醒目处作为备忘录。工作繁忙的朋友应备三套药,办公司、家里、手提包内各有一套,随时提醒自己服药。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FB8260@QQ.COM 一经查实,立刻删除。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有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