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色系,被杨幂穿明白了!(杨幂同款发型图片)
任何你之前不敢穿的、不想穿的搭配,只要杨幂亲身示范过,你就不用再担心它会不适合自己。因为幂姐真的“包教包会”。
编辑只是想感叹一下咱们幂姐的超高穿搭功力。 就像我们今天要说的全身同色系穿搭,听起来很难穿的组合,照样被她“拿捏”得稳当。 前阵子刚过完生日的她就以非常明艳的一身黄拍完了自己的生日大片——
明黄色发箍+明黄色Giambattista Valli 2022秋冬高定礼服+明黄色小蜜蜂,出道整整20年的幂姐还是那个可爱迷人的公主!
除了这组颇有话题度的生日大片,杨幂还在CALZEDONIA的大片里,同样演绎了好几套从头到脚一个颜色的大胆穿搭:
紫色西装+紫色花卉连裤袜+紫色高跟鞋; 荧光粉衬衫裙+荧光粉色网眼裤袜+荧光粉高跟鞋,大胆鲜艳的配色令人耳目一新,视觉冲击力也极强。
这也是如今INS上很热门的穿搭套路
看了杨幂这么多同色系穿搭,你是不是觉得很熟悉? 因为其实早在6-7年前就一直有公众号在介绍这种全身顺色的搭配方法,当年别提多火了(说多了都是时代的眼泪)……
后来,随着性冷淡风的崛起,这种让人觉得“眼睛疼”的穿搭似乎逐渐被遗忘在了角落,少人问津。 不过“风水轮流转”,在愈加崇尚快乐的现在,快被忘得一干二净的全身同色搭配又回来了,而且热度越来越高。
Valentino这波色彩营销可谓是“赢麻了”
正在进行中的2023春夏时装周上,同样已经有很多品牌都打造了这种辨识度很高的造型,颜色从饱和到内敛的,各种风格都有。
Valentino 2023春夏
爱马仕2023春夏
ELIE SAAB 2023春夏
这些造型不仅是衣着和鞋子都是顺色,甚至细节到了耳饰、包袋、发夹等,同样和全身保持了一致的色彩使用。 这从头到脚到细节的每处都完全一样的配色,单从视觉效果看,真的非常有冲击性。
Beyonce在今年奥斯卡的演出也是一水的网球绿
那么,这种看起来很有挑战性的同色穿搭,普通人到了日常环境下,到底能怎么“消化”转换成更实用的方案呢? 不妨试试下面这些技巧。
这甚至是Raf Simons“倾力推荐”的穿搭
基础色是入门关键
幂姐那种亮色系的搭配或许难度是不小,因此回到日常穿搭的话,我们可以先从最常见、最好穿的米色、卡其色等低调一点的中性色开始入手。
相比跳跃的高饱和色彩,中性色的全身顺色穿搭对黄种人肤色的要求并不高,而且这些颜色的耐脏程度也比鲜艳色彩更好。 就算每天上班穿,你也不用担心挤公交、下雨这些情况会把衣服弄脏,影响整体效果。
大家之前都在说“秋天的第一杯奶茶”,试想一下秋风吹起的时刻,把温柔的奶茶色系穿在身上,不失为一种初秋最时髦、省力的扮靓技巧。 而且秋季的衣服厚度增加,用色也可以朝着更醇厚的方向变化。
降低顺色的饱和度
除了那些基础色,还可以试着从低饱和的彩色来完成全身顺色的穿搭组合。 特别对我们亚洲女生来说,类似橡皮粉、天空蓝这些稍微出挑一些,却又没那么挑人的颜色,即使穿一身也不会过于违和。
相比基础色,这种和莫兰迪色很接近的颜色穿上身会更活泼,看起来挺轻盈的,可是又不至于像个“电灯泡”一样走在路上太过显眼。 对于那些想尝试彩色,又担心翻车的女生,这是一种很巧妙的折中方案。
在此基础上给鞋包再花点心思,比如给淡粉色套装搭配一只荧光粉的包包或同色系的鞋子,把饱和度偏高的细节转移到这些没那么起眼的地方,那么造型的整体完成度会更好,也能从细节里看出你的功力。
当中加一点中性色过渡
如果实在觉得全身一个颜色驾驭起来有点吃力,那么就试试在腰腹的中间位置加一点中性色,比如最常用的黑白色。 相比饱和度较高的亮色,中性色来过渡的话会自然很多。
我们之前曾经和大家科普过,穿搭的色调最容易影响到的其实是脸色,而脸色又能反映出一个人整体的气色。 所以为了达到更好的衔接效果,中性色过渡的单品最好优先往上半身放。
可以参考街拍里的惯用手法: 在饱和度偏高的搭配里,内搭一件中性色的短上衣,或者就是今秋最实用的白色“老头背心”,就可以顺利地完成上下半身的连接。 相比高难度撞色,这是很容易上手驾驭的方案。
款式尽量优先选简单的
我们日常穿全身的同色系,当然不可能像杨幂这样高定傍身,或是那么强调腿部线条。 在街拍里,我们会常见到这种极为高调的顺色穿搭,像海莉斯坦菲尔德这种的确是非常抓眼球:
你看,替换成这种简约单品的搭配,就算是公认难穿的电光蓝,也会变得好驾驭很多。
体量过大的造型对于通勤族而言还是有点夸张了,所以对于我们来说,如果是比较亮眼的同色系搭配,最好先从基础单品入手,比如T恤+运动裤、衬衫+半身裙这样的组合,不会太挑人。
对很多女生来说,从头到脚穿一个颜色会有显胖的顾虑,尤其是那些非常鲜艳的膨胀色。 这时候,就需要用款式简单的单品来削弱视觉上的膨胀感。
看到幂姐这种高段位的同色系穿搭,你有没有尝试的冲动呢?不妨在过完这个国庆假期之后,试着将自己“灌入”这种吸睛的搭配中吧!
图源:东方IC、视觉中国、新浪微博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