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猪期货的保值黑幽默(生猪期货套期保值)
生猪期货自新年初上市以来的市场检验,一些不太客气的喷喷人士,认为生猪期货上市表现算是小失败了。
一般而言,新品种上市都需要一个产业链适应期,市场培养期,期现机制互动逐步成熟期,这个期货品种的市场功能才能有效的呈现出来。
生猪期货也许是市场期望太高,关系国计民生的担子太重,造成的结果是,上市之后的表现从量仓稳定性、期现互动机制、保值参与的试水效果来权衡,这几个主要环节上都没有交出相对合格的答卷来,市场人士期许的生猪期货上市要经得起历史检验的殷殷期望,也小落空。
生猪期货合计的挂牌合约总持仓量,今天早盘下降到上市以来的新低,仅有16919手,哪怕同样都是大合约,原油期货的总持仓都未持续低于3万手,20号胶的合约总持仓也未低于1万手,低于1万手的持仓规模的品种,从保值功能承载的市场容量上,就比较堪忧,简单被打入跟两板类似的冷宫中。
生猪期货上市后的保值黑幽默是,上市初期的保值卖盘的平均持仓成本大概在25800一线,前期空头集中减仓的位置大概在28600一线,保值空头试水吨亏近3000元;正常的期现互动机制下,保值空头的期货卖单亏损,通过现货价值的提升来体现,所以期现同向波动机制下,保值盘的净价值损益主如果期货的水差变化。但是这次的期现互动,是以远月价差收敛来呈现,走的是期现价差收敛逻辑,因此传统正常的保值玩法,却变成了期现两边都挨的尴尬。今天早盘看到媒体煽风点火的报道是,说北方骨干市场的现货价格,从春节后生猪市场价格下跌了近3分之一,这是很大的一个跌幅了,如果有保值,亏损可能还更重,因为两边都挨啊。
有打圆场的人士提醒说,其实生猪期货上市后的保值黑幽默逻辑,是不做传统保值使用,而是做现货库存的差价置换逻辑。也就是骨干企业先利用价格高位,先裸卖现货高价,先做现货空头的订单销售,然后在25000一线做现货空头的期货买保,锁住生猪高价卖出的现货空头利润。于是这样的使用下来,现货裸卖空不怕现货价格跌,期货锁住的买保又小赚约25000元吨利润,现货高卖期货低买,库存差价置换之后,一来一去相当于利用期货工具实现了近5万的吨利润。听起来是不是很香呢?
这种玩法,在某些期现结构反向贴水很深的back结构品种上,有些玩产业近远套的资金,曾经尝试过,最经典的成功案例是铜线缆行业在2015年下半年的市场一片看跌预期中,先利用现货高价签订预售合同,然后原料敞口不采购,等现货价格不断下跌之后,他们才低买采购,甚至更激进的玩法是跌下来也不囤现货库存,只锁期货库存,很好的利用期货看跌的水差,把高的现货采购成本,变成低2000甚至更多的期货原料库存,现货空头策略大获全胜。当然,任何策略都不能好事全占。当川普当选和供应侧改革的大旗举起来后,现货空头策略就被迫要期货突破追高买入,以免被轧空。
反向水差结构下的库存差价置换,或者现货空头策略,不是纯无风险套利。生猪期货上采取这样的玩法,也还面临一些活体交割的跨区运送等限制措施的干扰影响,所以不能照搬照抄可以仓单置换推后久期的有色品种玩法。
我们的生猪期货同事研判认为,造成生猪期货上市初期市场功能小失败的原因有:做多资金要介入一个新品种,需要一段明确的上涨,有利可图才行,否则何苦来冒风险被转移风险呢(价格下行);下行周期是大致率的和共知的,没有分歧大量持仓对垒现象就不会发生;生猪期货合约设计规模还是过大了,挡住了小投机资金参与的门槛,提议学一下沪铜,将合约规模和交割规模分开来,是否可以考虑生猪合约交易规模为4吨,交割规模为16吨,交易基础为4手合约?
好的消息是,我们同事的理性推演研判认为,生猪这个品种肯定不至于成为两板品种,上市初期的小失败,不等于这个品种会死下去。后面要等价格跌到上下游产生分歧的价区后,就简单上下游保值盘接上火,届时再来寻求市场保值载体容量的提升。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