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养殖场如何加强科学饲养管理,提高经济效益

近几年肉鸭生产规模、数量、效益逐渐走向下滑趋势,特别是今年受新冠疫情的影响,养鸭业带来很大的冲击。那么,目前鸭养殖场如何加强科学饲养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呢?

一、采用全进全出的饲养方式

即一栋鸭舍只养同一日龄的鸭。因为不同日龄的鸭有不同易感或易发的疾病,如果一栋鸭舍内饲养着不同日龄的鸭,则日龄较大的患病鸭或已病愈的鸭可能带菌或带病毒,易传染给易感的小鸭,使疾病长期传播,造成经济损失。

采用全进全出制则可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提高鸭的成活率。

二、搞好鸭养殖场的常规防疫工作

鸭舍应远离村庄及工厂区,坚持自繁自养,防止由外地引入病鸭;对于有宽阔水面的鸭养殖场要防止与野生水禽直接或间接接触;

防止蛋媒疾病,平时应注意种鸭的卫生环境,勤打扫或消毒场地,以减少粪污蛋,增加捡蛋的次数。

孵化用蛋宜集中后进行福尔马林熏蒸或用20℃的0.1%的新洁尔灭清洗,晾干。严禁用粪便污染的脏水洗蛋。

三、要隔绝传染源

严格禁止外来人员和车辆进入养鸭生产区;本场人员进入生产区必须更衣换鞋;

未经严格检疫的引进鸭群不能进入鸭养殖场;

受污染而未经消毒的设备、物品一律不许带入鸭养殖场;

采取有效措施灭鼠、杀虫和控制飞鸟;

场内所有入口处都应设置消毒池;建立清洁卫生制度,定期消毒。

四、加强日常饲养管理

鸭舍温度、湿度的突然变化,酷热或严寒,光照的骤变,通风不良而导致鸭舍内氨气、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蓄积过多,往往是引起疾病流行的直接原因,尤其在育雏阶段,要注意保持鸭舍的温度,相对湿度也应保持在60%-70%。

鸭舍要求光线充足,通风良好,温度、湿度适宜,密度合理,尽量减少应激反应。饲喂优质全价饲料,保证营养平衡;观察并记录鸭群的日常表现,对鸭病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高密度饲养、集约化经营的鸭养殖场,疾病容易较快传播,为了消灭病原微生物,切断传染源,防止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消毒是一项重要的措施。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FB8260@QQ.COM 一经查实,立刻删除。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有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