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鸭稻共作(稻鸭共作水稻栽培管理)

鸭子自由觅食,水稻茁壮成长。笔者在山东省鱼台县王鲁镇王鲁村看到,鸭稻共作技术在这里成了一种新的农业生产模式。据农场主王启龙介绍,这项技术不但环保有效,还能节省种田成本,最主要的是能为人们提供安全、优质的有机大米。

这项技术很有新意,但鸭子的活动难道不会影响秧苗生长吗?面对笔者的问题,王启龙回答说,不会的,鸭子们的目标是害虫和杂草,它们在水面上左穿右插,不吃锯齿状的稻叶,不会影响稻秧生长。

由于实行鸭稻共作,王启龙的生态农场种植出来的有机大米质量好,加上省了人工拔草费用,基本不用农药和化肥,经济效益大大提高。对于鸭稻共作的好处,王启龙说,鸭粪作为有机肥料取代了化肥,鸭子的走动能减少病害的发生。另外,鸭子吃虫还代替了农药治虫,鸭子啄食杂草替代了除草剂,稻田完全不需喷洒农药、化肥、除草剂,水稻和鸭子在这个生产模式下相得益彰。据他介绍,稻田里的杂草和害虫并不能填饱鸭子的肚皮,工作人员每天早晚还要进行两次喂食:早上只喂个五成饱,好让鸭子还有足够的食欲去捕捉害虫,晚上可以喂个八成饱。

王启龙说,稻田养鸭要注意几个问题。放养时间:以插秧后1个星期为宜。放养密度:每亩15只左右。放养鸭龄:25~32天的鸭苗最好,太小了难以自主觅食,再大了难以养成自主觅食的习惯。放养时间:约3个月,水稻出穗前,要把鸭子赶出稻田,以防鸭子啄食稻穗。放养效益:购买鸭苗每只四五元,每只3个月投食总费用约15元。3个月卖给蛋鸭养殖场,每只最低售价30元。算下来,每只纯利不少于10元。

鸭稻共作使鸭子、水田、水稻形成了一个新的生态系统,通过鸭群的活动使该系统活跃起来,形成一个动态的多级食物链网结构和动物循环再生利用体系。

从经济效益分析,鸭稻米与常规水稻的产量相差不大。然而,鸭稻米无农药、化肥污染,是有机食品,备受消费者欢迎,售价是普通米的2~3倍,每亩可增收千元。更为重要的是,此项技术如果在国内水稻产区得到全面推广,将会为农民增收开辟一条新的有效途径,同时也为避免土壤污染、保护生态环境开创出一个新的模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FB8260@QQ.COM 一经查实,立刻删除。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有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