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猪腹泻原因是什么,仔猪腹泻有哪些类型?
仔猪腹泻原因是什么?初生仔猪消化功能不完善,,消化酶不足,引起胃肠功能紊乱,使仔猪消化不良,引起仔猪腹泻的发生。下面重点介绍一下仔猪腹泻有哪些类型,供参考。
一、病毒性腹泻
1、传染性肠胃炎
本病是猪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肠道疾病。临床上以厌食、呕吐、严重腹泻、失水为特征。
特别在寒冷季节,能迅速传播各种年龄的猪。10日龄以内仔猪病死率高达100%,5周龄以上猪的死亡率很低,成猪几乎没有死亡。
本病传播迅速,数日内可蔓延全群。首先呕吐,继而发生频繁水样腹泻,粪便黄色、绿色或白色,常夹有未消化的凝乳块。
2、猪流行性腹泻
由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引起的猪的一种急性接触性肠道传染病。各种年龄的猪都可发生,小猪易患此病,哺乳仔猪死亡率达50-100%。
其特征为呕吐,腹泻。病毒存于病猪的肠绒毛上皮和肠系膜淋巴结,随粪便排出后污染环境、饲料、饮水、交通工具及用具而传染。在寒冷的季节里对断奶前后的仔猪危害最大。
3、轮状病毒感染
病毒存于易感动物的肠道内,随粪便排出后污染环境,在人和家畜之间可能相互感染。在寒冷、潮湿、不良的卫生条件下,发病率高。
病毒经口进入机体能抵抗蛋白分解酶和胃酸的作用,所以能顺利到达小肠,经胰蛋白酶激活而感染小肠绒毛顶部上皮,在其中增殖并使之发生变性、溶解或脱落,绒毛遂缩短变宽。
本病8周龄以内的仔猪发病率高,一般为50-80%,若有大肠埃氏菌混合感染更严重。
二、细菌性腹泻
1、猪痢疾
由猪痢疾密螺旋菌引起的猪的一种肠道传染病。不同年龄、性别、品种的猪都发生,7-12周龄猪发病率最高。
该病最初在猪群中呈散发性,发病急,继而同群猪陆续发病,病情严重的发生死亡,病愈的猪生长也很缓慢。
发生本病的原因是一些养殖户观念陈旧,认为猪不怕脏,舍内不经常打扫,更谈不上消毒。
2、仔猪黄痢
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一种高度致死性的传染病。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很高,主要发生于5日龄以内的仔猪。3日龄以内的猪发病率90%左右,死亡率达100%。
该病的特点往往是一窝一窝地发病。该病在本县农村散养户中尤为严重,其主要原因是缺乏科学观念,封建迷信思想严重。
例如,母猪在产仔后,羊水、恶露污染的垫草必须等仔猪满月后才能清除,这样就给大肠杆菌形成了良好的培养基,导致仔猪发生黄痢和白痢。
3、仔猪白痢
本病发生于10-30日龄的仔猪。突然腹泻排出白色、灰白色粥样粪便或糊状粪便,有腥臭味,形状粘腻。
病猪表现畏寒,拱背,行动缓慢,脱水,呼吸次数增加,皮肤粗糙无光泽,食欲减少,饮欲增强。
病程短的2-3天,长的1周左右,15日龄以上的病猪多能自愈,但多数病例有反复,对仔猪的生长发育有较大的影响。
4、仔猪副伤寒
由猪霍乱沙门氏菌和猪伤寒沙门氏菌引起的仔猪传染病。主要发生于断奶前后的仔猪。因为目前使用的仔猪副伤寒疫苗均为活苗,采用口服或注射法免疫。
调查中发现,一些专业户将疫苗稀释后拌在一大盆饲料内,让一群仔猪一起采食,造成分配不均,引起部分仔猪发病。
还有的将疫苗用温热水稀释,使疫苗在使用前即失去活性,引起大批仔猪发病。
5、仔猪红痢
主要发生于1周龄以内的仔猪,以1-3日龄新生仔猪多见,偶尔发生2-4周龄以下的仔猪。0-3日龄发病率71.1%,4-7日龄为10.5%,第2周为13.2%,第3周为5.3%。死亡率一般在20-70%。
发病有一定的规律性,发病仔猪由于肠粘膜炎和坏死以排出红色稀粪便为特征,病程短,死亡率高。
该病在本县较偏远的地方,怀孕母猪以散养和放牧方式为主的猪群中发生。
三、寄生虫性腹泻
1、猪球虫病
在本县散养和规模化的猪群中常有球虫病的发生。主要是由艾美属和等孢子属的球虫寄生于肠上皮细胞造成的上皮细胞损伤而引起的腹泻性疾病。
球虫在成猪体内寄生,一般只呈带虫状态而不表现临床症状,对7-10日龄的仔猪危害较大。病畜发生水样腹泻,衰弱,脱水,发育迟钝,时有死亡。
2、线虫病
寄生于猪消化道内的线虫,有猪蛔虫、食道口线虫、毛尾线虫、类圆线虫等,主要侵害仔猪,可引起腹痛、腹泻、粘液性或血性下痢。在散养和规模化的猪群中都有发生。
四、营养性腹泻
主要发生于仔猪。哺乳母猪饲养不良,饲料中的营养物质不足,影响母乳的数量和质量。
如母乳中维生素a不足时,可导致消化道粘膜上皮角化;维生素b不足时,可使胃肠消化机能障碍,引起消化不良导致腹泻。
五、应激因素
断奶期的仔猪对断奶环节没有控制好,加之饲养管理不当,饲料突变,圈内环境卫生条件差,很容易引起腹泻。
此外,饲料霉烂变质、误食有毒饲料、饮用污水、天气多变、阴雨连绵、受寒等应激因素都会引起猪发生腹泻。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