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眉髭蟾
峨眉髭蟾又叫崇安髭蟾、坑鹅、角怪。分布于福建、浙江、江西,贵州梵净山,我国特有的珍稀蟾类。体长68-90毫米左右。头扁平,头宽大于头长。吻宽圆,吻棱明显。颊部略凹;瞳孔纵置;鼓膜隐蔽;上颌有齿,无犁骨齿;舌宽大,后端缺刻深。
峨眉髭蟾又叫崇安髭蟾、坑鹅、角怪。分布于福建、浙江、江西,贵州梵净山,我国特有的珍稀蟾类。体长68-90毫米左右。头扁平,头宽大于头长。吻宽圆,吻棱明显。颊部略凹;瞳孔纵置;鼓膜隐蔽;上颌有齿,无犁骨齿;舌宽大,后端缺刻深。背部皮肤上的小痣粒构成细肤棱,交织成网状;腹面及体侧布满浅色小痣。生活时头和体背棕褐色,有许多不规则的黑细斑。上唇缘每侧有1枚雄性黑色锥状刺,而雌性的相应部位为橘红点。眼球上半浅绿色,下半均棕褐色。栖息于海拔800-1000米林木繁茂的溪流及其附近。
形态特征
头扁平,头宽大于头长。吻宽圆,吻棱明显。颊部略凹;瞳孔纵置;鼓膜隐蔽;上颌有齿,无犁骨齿;舌宽大,后端缺刻深。背部皮肤上的小痣粒构成细肤棱,交织成网状;腹面及体侧布满浅色小痣。生活时头和体背棕褐色,有许多不规则的黑细斑。
峨眉髭蟾的皮肤在体躯的背面由细肤褶相连形成网状结构,肤褶上有细小颗粒连缀成隆起状;颞褶较细;四肢背面的细肤褶沿长轴斜行;其他部分及腹面有乳白色小点或小颗粒;腋部有一对如掌突大小之乳白色疣粒,胯部也有一对,成月牙状。
生活时背面呈蓝棕色,有不规则深色斑纹,腹面紫肉色,满布白色细点;眼球上方1/3蓝绿色,下方2/3深棕色,颇为特殊。液浸标本呈黑褐色,深色斑纹隐约可见。
雄性在生殖季节时上唇缘有锥形角质黑刺;前臂粗壮。无声囊,指上无婚垫或黑刺。
蝌蚪体大而壮,后肢6毫米时,全长达100毫米左右,尾长为体长之俩倍,尾肌极发达,尾基部上方有浅色丫形斑;唇齿式I:5—5/I:5—5,口周围均有唇乳突,仅上唇中央微缺;小蝌蚪一般都在山溪内的水坑边缘部分,而大的蝌蚪多在大山溪深水坑内。新成蟾颇大,体长达40毫米。
雄蟾上唇缘每侧各有5-8枚角质刺,雌蟾在相应部位有数目相同的米色小点。
繁殖方法
繁殖时间11月间,在山溪内才抱对产卵,卵粘附于石底面,卵群呈团状或圆环状,卵群含卵量多为268-402粒。蝌蚪昼伏夜出,约3年变态成幼蟾。体长65—85毫米;头极扁平,头长宽约相等;吻宽圆而扁,有吻棱;鼻孔在吻眼之间,眼间距大于鼻间距;瞳孔纵立;鼓膜不显;舌大而宽圆,后端游离并有深缺刻;内鼻孔大,无犁骨齿;雄性上唇缘具有12—16枚锥形黑色角质刺,雌性的相应部位为米白色细点。前肢颇长,指细长,指长顺序3、1、2、4;指趾端圆,色浅;指趾关节下瘤均发达,沿指趾之腹面中央有显著之纵行肤棱;掌突二,均发达。后肢短,胫跗关节几达口角,左右跟部不相遇;趾侧均有缘膜,在基部相连成蹼;内蹠突发达,无外蹠突。
濒危保护
峨眉髭蟾是一种我国独有的蟾类动物。髭蟾又叫胡子蛙,锄足蟾科角蟾亚科的1属。为中国特有珍稀濒危两栖动物,雄髭蟾每年发情期时,上颌边缘都会长出2至11枚黑色角质刺,用于与竞争者打斗。当成功赢得配偶,产卵完成之后,这些角质刺会脱落,它们也开始了平静的育儿过程。所以这种蟾有“中国角怪”和“世界上长有最多胡子的蛙”之称。
角怪,这个名字让人感觉很奇怪!其实这个名字的由来也很奇特,是一个方言上的误会造成的。上世纪60年代初期,华西医科大学教授、中科院成都生物研究所研究院胡淑琴女士到广西大瑶山考察,听说瑶山有一种长胡子的蟾蜍,估计就是30年代美国生物学者在福建武夷山发现的那种髭蟾,于是邀请了瑶族第一个大学生、时任金秀瑶族自治县人民医院院长的苏志风一同进入原始森林寻找,终于找了这种髭蟾。由于整个南蛮、百越体系(湘、黔、桂、粤、闽)的语言,都把青蛙叫做“蟆拐”,拐的意思就是指青蛙的弯腿。而对这种长了角的蛙类,当然就叫做“角拐”。而胡教授是江苏常熟人,她不大听得懂苏院长的瑶味普通话,错把“拐”听成了“怪”,于是,从胡教授的笔下,就有了“角怪”的名称,并随着胡教授的考察报告出现在相关报刊杂志上,普遍被世人接受。多年后,胡教授方知这是个误会,对此深感遗憾,但是“角怪”的名声早已不胫而走、积重难返了。
生活习性
峨眉髭蟾栖息于海拔800-1000米林木繁茂的溪流及其附近。成体栖居在草丛、石块、土洞、耕地等处。
首次发现
1979年12月14日,在福建省崇安县武夷山区首次捕获了一只长有三个角的雄性“角怪”。这是五种中国髭蟾中的一个品种,在武夷山尚属首次发现。
“角怪”是两栖动物,武夷山的角怪,学名叫做“崇安髭蟾”,它的嘴唇边长有一对黑色角质刺。至于三个角的“角怪”,这只“角怪”的三个角,两个长在左嘴角,一个长在右嘴角,瞳孔呈纵置状,并且会随着光线的强弱缩小或扩大,眼睛的巩膜上半边呈黄绿色,下半边呈蓝紫色。由于它长得奇特,科研部门认为有相当的研究价值。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