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晓川分享当志愿者经历(向队长致敬!翟晓川拼到抽筋 20+6+5+4表现太全面)
翟晓川是社区里“最高的志愿者”。 图/翟晓川工作室
北京首钢男篮已经集结近20天,开始休赛期备战。球队放假期间,队长翟晓川在所住社区报名加入抗疫志愿者行列,受到各界好评。近日,川队接受新京报记者专访,分享了这段难忘的经历。在他看来,无论身穿防护服还是首钢队服,都意味着责任在肩。
“最高志愿者”与叔叔辈球迷视频交流
五一假期后,翟晓川开始在社区上岗,协助核酸检测点的秩序维护和信息登记等工作。
尽管“武装到牙齿”,但翟晓川2.05米的身高,在志愿者中依然极具辨识度,他的工作照也在各媒体和网络平台广为传播,受到市民和球迷的一致好评。
做志愿者期间,翟晓川得到了来自社区工作人员和居民的帮助,更感受到了大家的热情。最让他难忘的是一位阿姨。当时,川队刚接手新工作还不太熟悉,这位阿姨会帮忙招呼检测的居民保持两米距离、自觉排好队、戴好口罩。“特别热情的一位阿姨,她当时还不认识我,后来在群里听说是首钢男篮队长在做志愿者,就又来了一趟。”翟晓川笑着说。
因为阿姨的弟弟是首钢球迷,所以她找到川队,拨通了和弟弟的视频电话。跟这位应该叫“叔叔”的球迷,翟晓川聊了很多,“比如我们今年的成绩,未来怎么样之类。我觉得他对我们首钢队还是非常了解的,他说会一直支持我们。”
社区工作不易,大家都是连轴转
上月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翟晓川曾表示,亲身体验过社区工作的程序和难度,见证了医护和工作人员的辛苦,非常敬佩他们的奉献精神。
归队开练后,再次回忆起志愿者经历,川队仍记忆犹新,特别是一次与社区书记聊天,得知整个团队只有十几名工作人员,服务范围却是周边几公里、居民近万人。遇上疫情防控这样的重大事件,人手短缺在所难免,因此每个人都是连轴转。“书记每天都工作到凌晨,休息三五个小时,早上五点又上岗了。”翟晓川告诉新京报记者。
川队也对新京报记者说过,他加入志愿者行列,希望帮社区出一份力,但毕竟一个人的力量有限,他想带动更多人投身其中,“众人拾柴火焰高”。他所在社区的志愿者队伍中,有大学生、老师、房产中介等来自各行各业的人,志愿者们在疫情防控中发挥了不小的作用。
不过,在翟晓川眼中,最辛苦也最危险的还是采样人员。“手套戴一会儿,我手上就全是汗,很不好受,他们还要戴好几层,防护装备也裹得很严实,而且要在那儿一坐好几个小时不能动,更别说喝水上厕所了。因为采样要摘口罩,所以他们真的是暴露在风险里。”
也正因为与他们共事,川队深有感触:“我们在保护着他人的同时,有更多人在保护着我们。”
穿上球衣、防护服都意味着责任
穿过背心短裤的篮球比赛服,也穿过层层包裹的防护服,这是一种怎样的体验?翟晓川说,不管穿的是什么,最大的共同点就是责任,“穿上球衣是代表北京,我有责任给我们的城市带来荣誉,争取好成绩。穿上防护服也是一种责任,我要传递正能量,出一点力去贡献给社会,我们也要做好这项工作,去帮助更多人。”
通过这段志愿者经历,翟晓川更深刻地领悟到,每个行业都不容易,因此坚持更加可贵。就像他十几年的球员生涯,要克服伤病等困难,努力训练,在比赛时一直抱着每场必争的信念。医护人员、社区工作者,还有志愿者都是在各自岗位上坚守,不辞辛劳,无惧危险,坚定地要打赢这场疫情防控攻坚战。
随着防控形势总体向好,生产生活正逐步恢复正常。翟晓川和很多人一样,相信疫情终会过去。他也畅想着,待到疫情结束后,第一件想做的事就是在球迷面前打比赛,“我们离开有球迷在的现场时间太长了,所以还是想举办一些活动跟比赛。最想做的就是在球迷面前打比赛。”
新京报记者 刘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