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24小时(城市24小时绘本)
每经记者:刘艳美 每经编辑:杨欢
图片来源:摄图网_500711217
近日,《新建西安至重庆高速铁路安康至重庆段环境影响报告书(征求意见稿)》在沿线各市政府网站发布,首次公布项目站点方案。这也意味着,渝西高铁距离全线开工更进一步。
今年初国家发改委批复的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显示,渝西高铁安康至重庆段分东、西两条路径,西路径为安康—城口—达州—广安—重庆,东路径为樊哙—开州—万州(衔接渝万高铁连接重庆),东西路径将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建设。根据初步设计文件,项目正线建筑长度538.261公里,项目推荐总工期6年(72个月),工程概算总额为1279.16亿元。
渝西高铁是国家“八纵八横”高铁通道京昆、包(银)海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设计时速350公里。全线建成后,重庆到西安的时间将由现在的5小时缩短至3小时左右。
去年6月底,正线全长约171公里的渝西高铁西安至安康段正式开建,目前19座隧道已全部进洞施工。另外,重庆市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四次会议本月7日听取了《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交通强市建设工作推进情况的报告》。其中透露,重庆将提速“米”字型高铁建设,“启动建设渝西、渝宜高铁,实现高铁在建里程突破1000公里”。
解读:渝西高铁是陕西进入川渝地区的第一条时速350公里铁路,桥隧比超90%。这条“穿越秦岭地下的高铁”,其落地过程可谓曲折。
早在2016年全国“两会”期间,重庆代表团就在全团建议中提出,将重庆至西安高铁纳入国家“十三五”规划。随后,渝西高铁顺利被纳入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不过,由于四川和重庆在线路具体走向上存在争议,屡次提出“力争年内开工”的渝西高铁一再难产。
在川渝两地相向而行背景下,渝西高铁安康至重庆段最终选择东西方案并行,最大程度兼顾了两地诉求,也让这条干线高铁对沿线地区的带动作用更为突显。
图片来源:《新建西安至重庆高速铁路安康至重庆段环境影响报告书(征求意见稿)》
更为重要的是,渝西高铁尘埃落定,也意味着高铁“西三角”有望真正形成。
作为在西部地区领头的三座GDP万亿城市,此前已有西成高铁连接西安和成都,有成渝高铁连接成都和重庆。只有重庆到西安的“最后一边”,直达高铁线迟迟未连上。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指导意见》此前明确提出,“加强西北地区与西南地区合作互动,促进成渝、关中平原城市群协同发展,打造引领西部地区开放开发的核心引擎。”随着交通联系不断增强,三座城市也有望加强合作互动,实现协同发展。
#动向
国务院:2022年支持北京等地开展金融改革创新先行先试
6月9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对2021年落实有关重大政策措施真抓实干成效明显地方予以督查激励的通报。其中,金融服务实体经济、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维护良好金融秩序成效好的地方有北京市,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山东省。2022年支持上述地方或其辖内地区开展金融改革创新先行先试,在同等条件下对其申报金融改革试验区等方面给予重点考虑和支持,鼓励符合条件的全国性股份制银行、保险公司在上述地区开设分支机构,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发行“双创”、绿色公司信用类债券等金融创新产品。
武汉:高校毕业生可先落户后就业
6月8日,武汉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高校毕业生留汉就业创业工的通知》。其中提出,推行先落户后就业。年龄不满45周岁(研究生不受年龄限制)的高校毕业生,凭毕业证书在市内落户,其配偶以及未成年子女可随迁落户。
通知还明确,减轻租房安居负担,鼓励建设青年人才之家,为毕业6年以内有意愿来汉就业创业的高校毕业生提供最长7天免费住宿以及就业咨询、创业指导、人才交流等综合服务。
山西培育打造十大重点产业链
山西日报9日消息,山西省结合产业基础和行业发展趋势,按照产业“关联性强、契合性严、协作性紧、盈利性好”等标准确定了首批十大重点产业链;按照企业“市场竞争力强、行业影响力大、主体意愿度高”等标准确定了20户“链主”企业,441户链上企业。2022年要重点推进总投资969亿元的82个产业链项目,其中49个项目当年建成投产。力争到2025年,十大重点产业链规模效应初步显现,营业收入突破8400亿元,培育形成6大千亿级产业链,4大五百亿级产业链,实现十大重点产业链核心竞争力、市场占有率、抗风险能力的全面提升。
广东百强民企榜单公布,深圳占四成
6月8日,“2021广东省百强民营企业”榜单正式发布。其中,深圳有40家企业入围,排名第一。广州有28家入围,佛山15家,东莞4家,茂名3家,珠海、中山各2家,惠州、江门、汕头、汕尾、湛江、云浮各1家。从行业分布看,上榜企业集中于制造业、批发和零售业以及房地产等行业。
图片来源:南方杂志
#声音
国家卫健委:避免盲目扩大范围开展全员筛查
央视新闻消息,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于6月9日召开新闻发布会,国家卫生健康委疾控局一级巡视员贺青华介绍:聚集性疫情发生后,根据疫情防控需要,科学制定核酸筛查策略,划定核酸检测范围和频次,避免盲目扩大范围开展全员筛查。
将受检人员按照风险等级由高到低依次开展核酸检测。封控区在24小时内完成首次核酸筛查,管控区在48小时内完成首次全员核酸筛查。中、高风险地区和封控区、管控区人员不外出,疫情发生地的低风险地区和防范区人员确需出行的要求持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等。各地可根据疫情防控的需要进行调整。没有疫情发生,也没有输入风险的地区,查验核酸不应成为一种常态。
#数读
去年全国医保支出2.4万亿,医保基金累计结余3.6万亿
国家医疗保障局8日发布《2021年全国医疗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截至2021年底,全国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136297万人,参保率稳定在95%以上。其中,职工医保参保人数35431万人,比上年增加976万人,增长2.8%。
图片来源:《2021年全国医疗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
2021年,全国基本医疗保险(含生育保险)基金总收入28727.58亿元,比上年增长15.6%;全国基本医疗保险(含生育保险)基金总支出24043.10亿元,比上年增长14.3%;全国基本医疗保险(含生育保险)基金当期结存4684.48亿元,累计结存36156.30亿元,其中,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个人账户累计结存11753.98亿元。
#放榜
最新QS世界大学排名,北清创历史新高
6月9日,国际高等教育研究机构Quacquarelli Symonds(下称QS)发布2023QS世界大学排名,共100个地区的1418所大学上榜,同比增加9.1%。中国大陆共有71所高校上榜,数量为世界第三、亚洲第一。前两名分别是美国和英国,各有201所、90所高校上榜。
图片来源:QS世界大学排名官方微信公众号
13所大陆高校跻身前300名,其中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列第12名和第14名,是该榜单设立以来两校取得的最高排名。此外,复旦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南京大学、武汉大学及同济大学也跻身前300名。
QS世界大学排名采用六个指标编定,分别为学术声誉、雇主声誉、单位教员论文引文数、师生比例、国际教师比例、国际学生比例、就业成果和国际研究网络,后两者为今年新增的未加权指标。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