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11所美国大学拒收,高考703分无奈上清华,毕业后庆幸当年被拒
上一秒,他还站在学校的演讲台上,面对众人侃侃而谈,果断拒绝清华北大递出的橄榄枝,大方自信。可下一秒,他寄出的留学申请书,全都被退回,整整11所名校没有一所回应他。
铺天盖地的嘲讽、不屑向他袭来,别人笑着安慰他,眼睛里却是看好戏的神采。
李泰伯
媒体都说他是应试教育下典型的高分低能,只会读死书。
所谓的天才,一旦走出国门就失去了所有光辉,没有一所大学录取他。
这一年,他才十八岁,除了沉默,他想不出更好的解决方法。可沉默无法平息话潮,优秀也是需要证明的。
既然没有国外大学的录取通知书,那就自己参加高考考取大学。
那一年高考,他考出703分的高分,堵住了所有人的质疑。
资料图
这个人究竟是谁呢?在他身上又有什么传奇的故事?
全能型天才
1992年4月,李泰伯出生在北京的一个普通家庭,他从小就是别人家的孩子。
李泰伯的父母学历都很高,从小教育他要好学。更重要的是,他们思想很开放,只要是李泰伯想做的事,父母都会尽力支持。
当然,父母也对李泰伯寄予厚望,他的名字取自《论语》第八章,“泰伯,其可谓至徳也已矣”。
李泰伯
李泰伯小的时候,不光成绩好,爱好更是广泛。他从来不是典型意义上的书呆子,李泰伯对书痴迷,但却从来不呆。
李泰伯的书架上有高深书籍,包括机械、电工、哲学等,也有艺术类书籍莫扎特,就连学习插花的书也在他的书架里。
李泰伯涉猎广泛,知识面极广,这也为他后来公开演讲引经据典提供了极好的素材。
说回李泰伯小的时候,他特别痴迷画画、弹钢琴,尤其痴迷于莫扎特的音乐。
他反复听莫扎特的曲子,听得多了,他也就跟着谱了自己的曲子。
资料图
一直到现在,李泰伯父母的手机铃声都是李泰伯自己创作的纯音乐。
除了这些文艺的爱好,李泰伯也有非常多男孩子的爱好。他特别喜欢拆东西,就像小的时候动画片里常播的淘气小孩,李泰伯也喜欢把家里的电子设备一点点拆开。
不过,天才就是天才。李泰伯不仅能把这些拆开,还能原封不动地安装回去。
当然,李泰伯的父母也不同于普通父母。
面对儿子的拆家行为,父母不仅没有责骂他,相反还特别支持李泰伯。他们专门买来一堆可以拆卸的机器人,就让李泰伯慢慢拆,拆了再装回去。
李泰伯母校
有了父母的支持,李泰伯从小就对电器、机械产生了深厚的兴趣。
李泰伯父母对儿子的重视体现在方方面面。随着李泰伯长大,读书可是大问题,去哪里读书更是要慎重选择。
最终,夫妻俩把孩子送去了北京的名校丰台小学。
李泰伯在那里的学习生活也过得很开心,这所学校的包容开放可以接受李泰伯的每一个奇思妙想,周围的同学也都特别优秀,彼此竞争着进步。
不过,即使大家都是学霸,李泰伯也是学霸中极耀眼的那个。老天爷还真是不公平,李泰伯不仅成绩好,还罕见地有着高情商。
李泰伯母校
李泰伯为人温和,很少会和同学红脸。渐渐地,李泰伯成为了班里的主心骨,他的领导才能也显露出来,一度成为老师最好的帮手。
小学毕业后,李泰伯凭借着优异的成绩考入了人大附中。
这所学校好到什么程度呢。可以说全北京最优秀的学生你都可以在这里看见,考清华北大都只是常规操作。
毕竟人大附中还有个别称叫“宇宙第一中学”。当然,还是有夸张成分的。
在“神仙打架”的学校里,李泰伯还是可以保持前茅,真的是很不容易了。李泰伯所在的实验班里,真的是人才济济。有人拍过电影,拿竞赛金牌的学生更是一抓一大把。
李泰伯
面对优秀的同学,李泰伯没有自卑也没有骄傲自满。他始终谦虚,有同学来问他题,他也一直耐心解答,直到对方听懂为止。
凭借着人格魅力和自身足够优秀,在校期间李泰伯还担任着学生会主席和模拟联合国主席。
在模联的会议上,李泰伯用英语代表自己模拟的国家代表发言,他看过大量书,对时局政事也足够了解,说出的话从来不是空穴来风,而是有理有据,让众人心服口服。
拒绝清华北大的邀请,却意外被拒
李泰伯的精力似乎是无穷的,学习就已经够忙了,他还身兼数职。
李泰伯
就在这种情况下,李泰伯还连续三次获得中国数学联赛一等奖。不禁让人感慨,学霸的脑子就是和常人不一样,他不需要睡觉的吗?
不过,李泰伯的优秀还有一部分是靠他高效的学习方法。李泰伯不喜欢刷题,相比起枯燥的题海战术,他更喜欢把每一道题吃透。
他喜欢用多种方法去解一道题,而不是用一种方法去解多道题。
在做英语完型填空的时候,李泰伯还喜欢做完题目上挖出的空白后,自己再挖一些空来填单词,以此来锻炼自己的英语能力,而不是只局限于课本。
资料图
由于在联赛中的卓越表现,清华北大都向李泰伯抛出了橄榄枝,给出保送的名额。
可是,这个时候,李泰伯萌生了出国留学的想法。
从小,李泰伯就是个敢想敢做的人,想法一出现就无法再压抑。
于是,李泰伯也遵从本心,拒绝了清北的offer。转而向哈佛、斯坦福等11所世界名校投去自己的简历。
李泰伯自己也说,在获得清北的保送资格时,他对未来是没有非常清晰的规划的,既然如此就更要接受更多挑战,以此找到人生方向。
清华北大
年轻人,就应该多经历一些挑战,李泰伯自己也很有信心接下来的每一个挑战。
挑战还真是说来就来,或许是老天都看不下去李泰伯的顺风顺水,想要给他的人生添上几分别样的色彩。李泰伯申请的11所名校竟然都拒绝了他的申请。
李泰伯一下子竟然成了没人要的学生,不仅是李泰伯本人惊讶,就连学校的老师同学也很是不解。毕竟很多没有李泰伯优秀的学生,都申请成功了,他怎么会失败呢。
事后,李泰伯才知道原来是因为自己在填写申请表的时候,只书写了自己内心对这所学校的喜欢向往。
资料图
他写了自己的好奇心、写下对世界的期望,却绝口不提自己在中学期间取得的斐然成绩,也就是这一点失误,让李泰伯和世界名校失之交臂。
可媒体不管这么多啊。消息一出,所有的矛头都指向了李泰伯。说他是中国应试教育的典范,只会做题读书,全然就是一个书呆子。
没人去想李泰伯只是一个18岁的青年人,也没人在乎他以前的成绩,所有人只看见了他被名校拒绝。面对抨击,李泰伯也想不出什么太好的解决办法,他只有选择沉默。
也就是在这个风口浪尖的时候,李泰伯在人大附中的校长公开出面支持他,说李泰伯是一位“德才貌”兼于一身的领袖级人才。
李泰伯
所幸,面对外界再多嘲讽指责,李泰伯一直都坚持做自己,不被外界打扰。
申请世界名校被拒,李泰伯无奈只能选择清北。他参加了国内的高考,只要等自己的成绩出来,所有的争议都会不攻自破。
2010年,李泰伯参加了该年的高考。高考成绩一出,又是万众瞩目。
李泰伯勇夺桂冠,拿下了北京市理科状元的宝座,这一年状元的语文138分,数学146分,英语140分,理综279分,总分703。
李泰伯是真正的十项全能选手,凭借自己的实力,轻松问鼎,拿到清北的录取通知书。
李泰伯的第一志愿填报的是清华电子系,这一点受了其物理老师的影响。
香港大学
计算机、机械、芯片每一个零件都是那么的巧妙,拼在一起就可以创造出完全不同的世界,这简直就是奇迹。
不过对于大学是在香港念还是去清华念,李泰伯还是抉择了好长一段时间。最后,李泰伯决定先委托清华培养一年,随后大二去往香港大学学习。
香港大学对李泰伯这样的人才也很是欢迎,表示愿意对李泰伯提供4年64万港币的奖学金支持。可李泰伯心里还是想要走出去看看的。
香港的国际化教学给李泰伯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这一次经过了系统的学习,李泰伯再也不会犯最初的错误了。
李泰伯
李泰伯喜欢挑战,他不喜欢一帆风顺的人生,这样太没意义了。兜兜转转,在2012年5月,还在读大二的李泰伯,决定再次向哈佛大学投出简历。
不过这一次哈佛大学还是没有给出回应,但是同为世界顶级名校的麻省理工大学却对李泰伯抛出橄榄枝。
时隔两年,属于李泰伯的还是来到了他的眼前。2012年8月,李泰伯前往麻省理工就读计算机和电子工程双学位,还是本硕连读。
李泰伯就是想要逼自己一把,才给自己安排如此繁重的学习任务。人生就是要折腾才有意思不是吗?
资料图
再次折腾,跨专业考取双学位
在麻省理工学院学习的李泰伯还是没有停止折腾。
大三时,因为优秀,李泰伯获得了交换生资格,去往了剑桥大学学习,一年后,又回到麻省理工学院继续攻读硕士。
一下子,李泰伯的留学经历就更加丰富了,一次出国,去到英美两个国家学习,见识了英国和美国不一样的人文风采。
2017年7月,在麻省理工硕士毕业后,李泰伯轻轻松松地就收到了顶尖计算机公司的入职邀请书,大家也都觉得这个工作岗位十分不错,李泰伯应该会乖乖去上班了。
李泰伯
就是这个时候,李泰伯又开始折腾了。他突然对医学和哲学产生了兴趣,想要跨专业学习和电子工程与计算机完全不搭边的医学。
李泰伯喜欢哲学其实从小就有预兆,在李泰伯的书架上,哲学书籍可谓占据半壁江山。那些常人看不懂、不爱看的哲学思想,牢牢地抓住了李泰伯的心,他情不自禁地就会去想它。
说干就干,李泰伯再次向世界各地名校发送留学申请书。所有学校,全都清一色地给出了肯定回复,其中就包括李泰伯两不所得的哈佛。
不过,这一次选择权来到了李泰伯手里。他并没有为了弥补遗憾,去往哈佛医学院,而是选择了更好的霍普金斯医学校,这是美国排名第一的医学校。
李泰伯
2017年9月,来到霍普金斯的李泰伯还是没打算给自己一点闲下来的机会,他还是双学位,修医学和哲学的双博士学位。
这一年,和李泰伯一起入学的学生只有十位,李泰伯是全世界的十分之一,可以想见他有多么优秀。
李泰伯想要学习医学也都是有原因的,李泰伯想要把自己本硕学习到的计算机知识应用到医学领域,以更加智能便捷的手段帮助医生工作。
在霍普金斯,李泰伯主要研究基因功能和疾病机理之间的联系。他觉得自己的研究可以很大程度上帮助人类克服种种疾病,更多了解人类的基因,为人类健康做出贡献。
李泰伯
泡在实验室之余,李泰伯还选修了自己不太了解的人文社科类课程,借此陶冶自己,修身养性。
如今再问起李泰伯对于当年被媒体质疑诋毁有什么看法时,李泰伯只有一句话:庆幸当年名校的拒绝。回答的时候李泰伯全程也都是笑着的。
他是真的感谢当年收到的拒绝,让他从一帆风顺翻了一个大跟头,也让他的心更加坚定。当然,李泰伯也是真的明白当时的自己还是有很多不足。
缓了两年再去学习,反而是最好的安排。如今选择哲学和医学,也是心之所向。跨专业学习虽然辛苦,但是值得。
李泰伯
2022年元旦,李泰伯在社交平台发出的新年愿望还是和以往一样。
他希望在未来的某一天,自己可以找到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用思想、行动去改变这个社会上一些已经约定俗成的规矩,打破那些不合理的现象。
而这也将是他为之终生奋斗的。
——END——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