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基收益率大幅下行(基金收益率波动远小于股票)
(原标题:货基收益率大幅下行 多款替代品应运走红)
证券时报记者 裴利瑞
今年以来,股市震荡加剧,投资者偏好降低,低风险投资品种备受关注。
货币基金曾经是闲钱理财、低风险偏好资金的主流选择,这类流动性强、收益率稳的产品一度帮助公募基金迅速提高了全民普及度。但在资管新规、流动性新规的影响下,资管产品打破刚兑、净值化管理势在必行,货币基金发展处处受限,利率下行更是让其收益率逐渐下滑,吸引力不再。
投资者的闲钱理财已经走到了需要寻找“替代品”的临界点。近期,同业存单基金、短债基金、短融ETF等多款“货基替代品”走红,逐渐成为投资者闲钱理财的新选择。
百余只货基
收益率跌破1.5%
今年以来,市场在央行“呵护”之下保持着较为宽松的资金面状态,使得货币基金收益率不断下行。
据Wind数据统计,全市场一共有704只货币基金(按不同份额分开计算),截至5月20日的平均近7日年化收益率为1.78%,已经跌破2%关口,相比年初的2.19%下行了41个BP。
具体来看,规模前三的货币基金天弘余额宝、易方达现金增利A、博时合惠A的近7日年化收益率分别为1.74%、1.99%、2.01%。此外,有117只货币基金近7日年化收益率已经跌破1.5%,17只货币基金的近7日年化收益率低于1%。
货币基金的收益率中枢主要围绕短端价格走势波动,伴随着央行1月份公开市场操作利率下调和4月份降准,市场资金面呈现较为宽松态势。
收益率下行也正在引发资金撤出,货币基金的规模已经有下降趋势。据基金业协会统计,截至3月末,全市场货币基金的规模为100138.22亿元,相比2月末的103397.98亿元缩水了3259.76亿元。
多款货基替代品走红
在货币基金收益率下行的背景下,低风险偏好资金亟需寻找投资新去处,近期,同业存单基金、短债基金、短融ETF等多款“货基替代品”走红。
5月20日,5只同业存单基金正式获批,这已经是自去年末首批同业存单指数基金获批成立以来的第四批产品。作为创新型产品,该类基金自面世就凭借着产品优势获得了投资者的认可,前两批共计12只同业存单基金的最新规模已经超过700亿元,而近期刚刚成立的招商基金、平安基金的同业存单基金均在首募期间获得了超过100亿的认购,十分火爆。
相比货币基金,同业存单基金在久期、杠杆等投资限制上较为宽松,因此预期收益相对较高,但由于市值法运作而存在一定波动,风险收益特征介于货币基金和短债基金之间。博时基金认为,现在货币基金收益率越来越低,安全资产也少,所以需要一个收益有更好延展性,也安全的产品来替代,在全面净值化理财潮流当中,存单基金是替代货基的首选。
而除了同业存单基金,短债基金也在近期备受关注,有多家基金公司人士透露,短债基金近期净申购资金较多,在渠道“起量很快”。
据银河证券统计,截至2022年一季度末,短债基金的规模为3079.42亿元,相比一年前的1382.47亿元增长了122.75%;与此同时,基金公司也在加大对短债基金布局,截至5月20日,今年以来共发行了33只短债基金,而去年同期的发行数量仅有7只。
嘉实基金表示,短债基金的投资对象为剩余期限在397天内的债券资产,在市场震荡环境下,久期短意味着收益确定性更高、波动性更低,风险收益特征介于货币基金和长期纯债基金之间,投资策略更倾向于是一个货币增强或者说“货币+”的策略,可以作为货币基金的补充。
而除了上述投资者较为熟知的同业存单指数基金和短债基金外,近期,另一个小众产品也悄然规模大增。Wind数据显示,截至5月16日,短融ETF(511360)最新规模达到101.05亿元,较年初规模增长逾54%,成为当下债券ETF产品中的唯一一只百亿基金。
据了解,短融ETF是市场上唯一一只以短期融资券为主要投资标的的场内工具型产品,该基金跟踪的是中证短融指数,预期收益和风险水平高于货币市场基金,但低于混合型基金和股票型基金。截至一季度末,短融ETF近6个月净值增长率为1.29%,近一年净值增长率为2.77%。
天风证券研报认为,短融ETF近两个季度规模快速扩张的主要原因有二:一是短融ETF目前尚属较新产品,弥补了市场空缺,能够以独特定位吸引相关投资者配置;二是与现金管理产品在过去一段时间保持快速扩张的原因类似,在市场处于动荡期的背景下,低风险、稳健收益的产品自然能吸引有避险需求的资金。
短融ETF的投资方式与货币ETF类似,既可场外申赎、又可场内买卖,正逐渐成为很多场内投资者的“流动性管理新选择”。
资产配置更需防风险
回顾2022年上半年,股债市场均遭遇了大幅震荡,市场避险情绪浓厚,这也是同业存单基金、短债基金热销的重要原因。展望2022年下半年,市场将如何演绎,资产配置要如何做,基金经理们给出了一些建议。
嘉实基金的基金经理李金灿认为,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下,今年货币政策继续宽松具有确定性,因此,短端策略防御优势更大,短债资产也存在确定性机会。
李金灿指出,从货币市场传导的角度来看,倾向于认为今年是宽货币+宽信用的年份,这种情况在债券市场历史上有涨有跌,没有明显特征。但由于海内外市场蕴含的风险都超出预期,在这样的时间窗口下,做资产配置需要更加注重防风险,而短债无疑是非常好的防御类资产。
农银金鸿短债拟任基金经理马逸钧认为,国内疫情反复导致修复节奏有所放缓,国内经济面临一定的下行压力。当前,虽然宽信用遭遇疫情挑战,但短期经济面临压力较大,流动性维持合理充裕的政策态度难以改变,债券收益率出现大幅调整的可能性较低,票息策略仍然将较为有效。
基于对全年宽货币、低利率的判断,上投摩根绝对收益部总监陈圆明也对旗下产品的债券部分维持了短久期配置,以期限一年以内的短债为主,获得稳定的票息收益。
但同时他也认为,随着国内市场下半年稳增长政策生效,宽信用加强向实体经济传导,债市收益率易升难降,债券部分整体机会不大,长期看好权益。他预计经济和市场在三季度都将有所恢复,由于国家要求地方政府专项债提前发完,所以倾向于认为第三季度GDP能够单季度达成5.0%以上的目标,全年达成5.5%的目标。市场目前整体大约下跌了20%,在这个位置会有一个向上的修复,预计会在第三季度或者第四季度初就能够达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