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参一控一牌”落地(一参一控松绑)
(原标题:“一参一控一牌”落地 券商资管公募化转型提速: 中信、中金等8家券商候场)
近日,证监会发布《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人监督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管理人办法》)及其配套规则。这也是《证券投资基金公司管理办法》自2004年首次发布,并于2012年修订后的新的重大变化。
《管理人办法》指出,适度放宽同一主体持有公募牌照数量限制。在继续坚持基金管理公司“一参一控”政策前提下,适度放宽公募持牌数量限制,这也意味着券商资管迎来了“一参一控一牌”的时代,竞相获取公募牌照将成为大势所趋。
中金公司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公司目前正在申请设立资管子公司,后续也会积极申请公募牌照。”
广发资管相关负责人也向记者表示,“公司正在积极申请公募牌照。”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梳理公开资料发现,目前已经有8家券商明确提出要申请公募牌照,包括五矿证券、华金证券、国金证券、国联证券、中信证券、中金公司、中信建投、国信证券。
有券商行业资深人士指出,“相较旧规而言,新规主要体现在全链条完善监管制度、放宽牌照限制、支持差异化发展以及构建长效激励约束机制几个方面,长远来看,有助于推动构建多元开放、竞争充分、优胜劣汰的行业生态,进一步利好公募基金行业高质量发展。”
券商资管迎“牌照时代”
从券商资管业务的发展历程来看,从上世纪90年代至今,经历了萌芽期、爆发期和转型期三个阶段。
2012-2016年期间,券商资管规模由2012年的1.89万亿元迅速增长到2016年的17.58万亿元,以年均178%的速度呈几何倍数增长。这阶段被动管理、通道嵌套叠加,金融杠杆水平屡创新高。
为引导各类金融机构回归本源,监管层全面发力,随即2018年资管新规落地,券商资管行业迎来深度调整,3年时间过去,截至2021年底,中证协数据显示,券商资管规模回落至10.88万亿元。
自2013年新基金法出台以后,券商超200名投资者的集合资产管理计划被定性为公募基金,集合资管计划中大集合产品不再新发,使得券商开始争夺公募基金牌照;资管新规后,近3年券商资管均积极推进集合公募化改造,从而推动业务向主动管理转型,尤其是2021年相关产品的公募化改造进度明显加快,公募牌照对券商的吸引力进一步提升。
广发资管相关人士告诉记者,“广发资管目前正积极申请公募牌照。没有公募牌照就只能发行参公改造的产品,这种产品算是资管新规后过渡期使用的。如果有牌照就可以发公募产品了,那就和公募基金在同一个赛道里竞争了。”
一位券商资管人士告诉记者,“以往券商要申请公募牌照,主要通过两种方式,分别是出资设立新的公募基金公司或者申请公募基金管理业务资格,而后者又可以分为以券商总部申请或者以设立资管子公司的方式申请。”
不同的申请方式有何区别?“从优势来看,通过券商直接申请或者资管子公司申请公募基金业务资格,申请流程相对简单,原先的中后台及研究部门可以沿用一套班子;而设立新的基金公司则可以在业务上更为独立,也更有利于打造新的基金品牌。”上述券商资管人士表示。
券商资管申请公募牌照并不容易,上一家获批公募牌照的券商,还要追溯到2017年12月的中泰资管。
记者梳理发现,当前共有152家金融机构持有公募牌照,其中仅有14家是券商,当中以券商总部申请的有6家,分别为华融证券、山西证券、国都证券、东兴证券、北京高华、中银证券;以资管子公司方式申请的有8家,分别为东证资管、浙商资管、渤海汇金、财通资管、长江资管、华泰资管、中泰资管、国泰君安资管。
国内目前共有140家券商,持有公募牌照的仅有十分之一,其稀缺性可见一斑,加上公募化转型成为行业大势所趋,已经有多家头部券商正在“紧锣密鼓”地筹划牌照申请。
安信资管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获取公募牌照,对公司资产管理业务具有多重意义。首先,开展公募基金管理业务,对管理人投研、风控、销售、运营等各方面均提出了更高要求,有利于促进公司资产管理核心能力的提升;其次,开展公募基金管理业务可以进一步完善自身产品线,可同时以标准化的公募产品和灵活多样的私募产品满足投资者日益多样的投资需求。此外,取得公募牌照可以顺利承接现有参公大集合业务,确保投资者现有投资的延续。”
此前受限于“一参一控”的要求,诸如中信证券、招商证券、海通证券、银河证券、广发证券、中信建投、国信证券等头部券商及其资管子公司尚无公募牌照。
根据证监会信息,目前有华金证券、五矿证券、国金证券分别于2019年11月、2020年8月、2021年10月提交申请材料,相关审批事项目前没有新的进展,最早的华金证券申请已经超过两年。
除此之外,还有多家头部券商已经明确表示计划申请。中信证券、中金公司、中信建投分别在2021年2月、3月、4月提出要申请设立资管子公司,并且计划申请公募牌照。
中金资管相关人士指出,“去年中金资管已经提交了成立证券资管子公司的申请,目前仍处于申请期间,已经从制度、业务规划、团队建设和系统运营等多方面做了大量准备工作,在政策允许的前提下,将继续积极推进公募牌照申请工作。”
今年4月29日,国信证券公告成立资管子公司,并表示待相关法规出台后,将申请公募牌照。
同样在4月,国联证券提出拟出资10亿元设立资管子公司,早在去年6月,国联证券已经公告通过设立公募业务部,并计划申请公募牌照。
通过新设资管子公司的方式进行公募牌照申请,得到越来越多券商的青睐,相比新设公募基金或者以券商总部方式进行申请,获批难度可能有所降低。
2018年4月,长江证券公告称因筹备、申报进展不及预期,撤回公募基金设立申请,而此前长江证券已经用资管子公司进行申请,成功拿下一张公募牌照。
除了上述券商以外,还有华创证券、申万宏源证券资管子公司的申请正在审核过程中,后续也不排除申请公募牌照的可能性。
参控股公募基金“输血”券商资管
从公募基金股东构成来看,主要分为“银行系”“券商系”“信托系”以及其他派系,其中“券商系”又是公募最资深的股东之一,近年来市场地位持续提升。
根据Wind数据,在151家公募基金公司里,有67家被归类为“券商系”公募,如易方达基金、广发基金、富国基金、汇添富基金、中信建投基金、银华基金、财通基金、鹏华基金、东吴基金、华安基金、华夏基金、长城基金等。
从运营情况来看,券商在经营基金公司方面有着较大优势,目前头部公募中“券商系”的数量占比最多。此外,申万宏源研报显示,近年来“券商系”公募AUM(资产管理规模)的市占率持续上升。2021年市占率总计达56.1%,较2017年的42.6%,提升了13.5个百分点,其中2020年、2021年分别提升3.9个、3.0个百分点。
参控股头部公募,也成为券商资管业绩分化的重要主因,不少公募对券商股东的净利润贡献率达到20%以上,有的接近50%。比如,广发基金与易方达基金两家公司,2021年对广发证券分别贡献净利润14.22亿元和10.27亿元,净利润贡献率合计高达23%。
2021年年报数据显示,汇添富基金及东证资管对其持股券商东方证券的净利润贡献占比达48.8%,景顺长城基金对其持股券商长城证券贡献43.3%,创金合信基金对其控股券商第一创业贡献42.7%。
西部证券非银分析师罗钻辉指出,当前券商资管发展已进入新阶段,拆分排名靠前的券商资管业务收入结构,可发现基金管理业务是收入增长的核心驱动因素。“参控股公募基金成为各家券商资管业务收入分化的核心原因,谋求公募基金牌照成为各家券商资管子公司转型的重点。”
从去年业绩表现来看,券商资管行业“马太效应”凸显。已披露年报的30家上市券商中,年营收过40亿元的有中信证券、广发证券、东方证券、兴业证券、海通证券、华泰证券6家,录得总营收达到460亿元,而30家上市券商资管业务总营收665亿元,头部6家占总营收比例达到了七成。
从数据来看,资管业务继续成为券商业绩的重要增长点。2021年,41家上市券商共计实现资管业务净收入499.13亿元,同比增长28.15%,在五大主营业务中增速最高。
今年一季度,上市券商五大主营业务中,除投行业务实现正增长外,资管业务总体收入的同比降幅最低,显示出韧性十足,此外多家头部券商资管的收入仍然保持正增长。
行业竞争将进一步加剧
券商资管曾长期从事私募业务,如今虽然放开了公募牌照的申请,但由于面对不同的客户群体以及行业投资风格,在转型公募过程中势必要面临新的挑战。
某大型券商资管人士指出:“券商资管与公募基金业务存在一定差异。在公募化改造过程中,公司会组织对公募基金前中后台进行调研,深入了解公募产品的管理方法及难点、痛点,参照公募基金公司搭建新的管理机制,进一步完善系统功能及客户服务体系。”
相较于券商资管,公募基金拥有通过长期投资者教育获得的稳定客群,以及成熟、庞大的销售渠道,在投研方面更加成熟,在品牌建设方面更有积累,这些都是券商资管需要追赶的地方。
广发资管指出,未来将从提升投研能力,聚焦稳健型核心赛道,推动主动管理规模高质量增长等方面整体布局。
安信资管相关负责人指出,“未来,公司将通过多种举措进一步提升资产管理服务能力,一是积极推动公募业务资格申请,服务更广大中小投资者财富管理需求;二是持续锻造投研能力,提升资管产品投资业绩;三是以构建全方位满足个性化客户需求的产品体系为目标,提升产品创新和定制创设的能力,重点加大公募产品体系的研究和布局、定制型产品和创新产品的开发。”
对于多数券商资管而言,除了面对同行竞争外,或还有来自内部的竞争压力。
目前对券商实行“一参一控一牌”政策,也就是说即便券商已经控股了一家基金公司,旗下的资管子公司仍可申请公募牌照。这就意味着,券商资管可能与券商旗下基金公司形成竞争关系。
中信证券在此前召开的2021年业绩发布会上表示,将设立子公司中信资管,并申请公募基金管理资格,在定位上与华夏基金各有侧重,前者主要聚焦机构客户,后者则主要服务个人客户。
对此,瑞融资产首席研究员梁晓曼指出,“按照现在的监管思路,如果券商获批公募基金资格,同时控股基金公司,会存在同业竞争的问题。其实之前券商没有获得公募牌照之前,与控股的基金公司在私募资管计划也一直存在同业竞争。我们认为监管部门下一步可能会对此类同业竞争进行规范。”
粤开证券研究院首席策略分析师陈梦洁指出,“券商资管作为资本市场核心参与者和资产管理行业重要组成部分,应该充分发挥自身投行、投研和投资的业务协同优势,在差异化的赛道发力,积极满足投资者多元化的理财需求。一方面,券商要充分利用自身在二级市场的投研优势,积极布局固收+和权益类FOF产品,坚持稳中求进;另一方面,充分发挥投行优势,积极开发ABS、REITs产品。”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