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企给被困外地的员工寄电脑,200万的欠款没收回……最难时,减租政策到了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 方力 通讯员 谢雯艳
34岁的李其铮,每天背着一个双肩包,带一只年老的狗狗上下班。狗狗是公司元老,在公司初创时就跟随着他。
资料图
福建人李其铮和很多同学一样,中国美院毕业后,直接成了“塘漂”(漂在转塘),在杭州艺创小镇创业。他的文创设计公司从一个15平米房间3台电脑开始。接到第一个知名电视台的大单,大年初一吃过早饭就不眠不休赶工……十年间,李其铮的公司做到了22个员工的规模。
初创时刷信用卡发工资,疫情时邮寄电脑开工,被拖欠垫付款200万……这几年公司在市场边沉浮边成长。
资料图
疫情三年,李其铮的公司都遇到什么困境?又是如何解决的?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推出“问企·钱江晚报记者大型蹲点系列报道”,多路记者走进社会百业,走进各类市场主体,走进沿海的小微企业、深山里的民宿、街头的个体工商户等等,以蹲点亲历的形式,从微小切口,观察当下浙江如何稳住经济。
在李其铮的设计公司,我们记录下了这些。
1】上午10点半,打了很多电话,其中涉及到官司
“年初疫情开不了工,发完工资后差点撑不下去”
文创设计公司的一天有时候是从大半夜开始的。
前一天深夜还在和员工讨论创意和片子如何呈现的李其铮一坐到办公室,就开始不停打电话。
6月1日上午10点半,一个小时不到,他已经打了20多个了。
其中一个电话,大致涉及一场官司。
资料图
“是我们起诉一家外地的房地产公司,一直拖着60多万没付。”他苦笑,小公司开了快10年,还是第一次起诉“甲方爸爸”。
去年年底,非常难熬,公司200多万应收款被拖欠,“这个数目也是前所未有。”
“我们都是垫付在做片子,因为疫情反复,服务的甲方支付多少出现问题。原本拍了展会宣传片,结果展会取消。还有这家房地产公司也是一样生存情况不太好,宣传费用被砍,欠我们的60多万一直没有给。”
他知道,大家其实都不容易。他有一个甲方公司,广告断崖式下降,“付不出来的欠款,用面膜抵的”。
今年初那阵,杭州疫情爆发,李其铮公司大部分员工在外地回不来。
“公司没法开工,但人员工资一分钱不能少。那天,我们一个留杭的小伙伴,打包外地同事的电脑往外邮寄。”
等李其铮发完工资,公司账目上只剩18万,只够撑2个月。“如果员工人数再多一点,我们可能就倒下了。”
2】上午11点,忙着对接业务
“摄影师和演员都在上海,最困难的时候减租政策到了”
让李其铮没想到的还有上海疫情。
上海疫情对公司的影响,用他的话来说就两个字:炸毛。
之前合作的专业摄影师和广告演员,很多在上海。一个重要甲方的海外宣传片开拍在即,演员困在上海。
“我们的导演崩溃了,选了十几个备选演员,甲方都不满意。”
这种感觉像什么?
“就好比明天要结婚新郎过不来。最后替补的演员,蓄了一个晚上的胡子上场,表现力和预期总归有差距。”李其铮算过,现在每天一睁开眼,哪怕什么都不做,公司成本就要七八千一天。
好在杭州西湖区政府送上了减租大礼包。
“一下子给我减了4个半月房租,大概6万多元。”这个缓冲垫来得及时又温暖,重要的是,给了李其铮和其他园区众多小公司宝贵的信心。
“我把这事发到朋友圈,在外地开公司的同学都很羡慕。”有了信心,有了政府的暖风,很多停滞的单子开始慢慢重启。
一整个上午,记者都在听李其铮打电话,大部分是业务对接。
公司有块很重要的业务,是给企事业单位拍宣传片。
3】中午12点,简简单单一碗面当中饭
“业务单一会被淘汰,疫情之后做出战略调整”
疫情这几年,李其铮和合伙人边学习边改变,适时对公司做出了战略调整。
“我有的同行,主要接商业广告片,业务单一,疫情影响下,就接不到单子,举步维艰。我们的业务范围比较广,不少企事业单位是我们的合作对象,前后拍摄过一两百条海报、宣传片,所以在疫情中能顽强生存下来。以后,这块比重要加大,我们也要投入更多给力的创意和设计。”
李其铮认为,一家小公司,能赢得信任,关键在新颖的创意。“最早的时候,我们参加一个环保公益广告片的比稿。我们找来一片叶子,滴上药水,拍出叶脉上惊心动魄的变化,来表现主题,从而一举胜出。”此后的一些宣传片,他们运用动画虚实表现手法,给人耳目一新的效果。
良好的口碑就这么慢慢做出来了。
资料图
除了创意,还要做好服务。
疫情之下,李其铮的不少客户都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困难。
“很多客户有需求,但有时受困于经费,那么就可以众筹,每家只需要花一点钱,就可以联名共享一个高品质的产品,这样照顾到了大家的共同需求,客户也乐意。”公司开出了众筹式的服务套餐。
李其铮为全省同系统的客户建立了微信群,他就是联络人。就像一个超市,在时间节点上,他的公司就会推出适配的海报、宣传片等。
近中午时分,总共300个平米的办公区域,总算有了人气。
“我们不严格限制上下班时间,也不打卡。而且设置了带宠物上班自由,零食、雪糕、健身自由。”
资料图
记者在办公区域转了转,有放儿童汽车、婴儿餐椅的,边上的公共柜子、冰箱里,满满当当都是各式零食和雪糕。
一个小姐姐强力安利记者吃一种超好吃的雪糕。“每个月,公司都向我们收集个人最喜欢的零食,公司会去集体采购,随时补充。”
中午12点的午饭时间,李其铮带记者去艺创小镇食堂吃饭。我们点了酸菜牛肉面,还送了免费粽子。
食堂里,来来回回都是年轻面孔。
“我同班50个同学,一半做了‘塘漂’,很多自己开公司,在这个园区就有3个开公司的同学。”吃面的时候,李其铮就碰到了2个老板同学。
他说,其中有一个同学,一天14个小时加班开会加班开会,连轴转,业务做得比较大,公司年营业额超千万那种。
“我以前也是熬夜熬得不行,这两年成了新手爸爸,有意放慢了节奏,中午我一般都赶回家吃饭陪宝宝。”
资料图
4】下午3点,和员工讨论交流拍片细节
“刚接下一个拍片单子,要穿防护服进去拍”
2012年,李其铮和两个合伙人,租下15个平方米的房间,买了3台巨贵的电脑开始创业。
10年了,公司一次次换大办公场地,现在22个员工,基本都是外地人。
李其铮把所有员工当家人。
他说,人才是文创行业的灵魂,公司这10年,就是靠不竭的创意创新成长壮大。
“现在,要招一个满意的3D动画设计师,开50万高薪都招不到,为什么?都被留住了。”
对文创企业来说,留住员工,留住这些年轻的创意和精彩,就是赖以生存的源泉。“哪怕在艰难的初创期,以及疫情的日子,我刷爆自己的信用卡,也要保证员工的工资一分钱不少。”
下午,李其铮拿着一个笔记本走来走去,给员工交流项目的事情。
资料图
他自己也要干活。
过两天,他要去实地给一个客户拍片,需要穿防护服进去,“客户认可我,我肯定要拍好。”
最近,李其铮有一种忙碌起来的感觉。
好消息还有。
6月1日,在上海的摄影师同学告诉李其铮,马上可以复工了。
“以前我这位同学满世界跑,这次他想回杭州。”李其铮说。
李其铮想对政府说的话:很幸运我们可以“活”到现在,并且团队稳定。现在员工最大的生活支出主要是租房,如果可以让我们员工能够租到公租房、或者给到外地员工更多的补贴和关注,会让他们更喜欢杭州,更想留在西湖。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