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一无二!中国东风反舰体系为何难以被别国复制?这项技术是关键
【军武次位面】作者:leon
作为我国最让大洋彼岸某超级大国航母编队忌惮的利器之一,我国的东风反舰体系可以说是这个世界独一无二的存在,不过,为何世界上其他国家没有研发出类似的反舰体系呢?难道仅仅是因为我国没签署《中导条约》具备先发技术优势吗?要弄明白这个问题,我们还得从东风反舰体系的一个最基础的问题开始说起。
众所周知,若要完成我国东风反航母体系的反舰攻击流程,首先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如何要在茫茫大海上发现航母,一般来说,各类制导武器都是需要在一定程度依赖导弹发射体系中制导雷达来发现敌对目标,不过,相对于陆地面积,海洋广阔的空间一般会限制地面雷达的优势。
▲大型陆地对海搜索雷达的侦测范围相对有限,其作战定位相对来说更偏向防御
而且再加上地球曲率的影响,地面侦测雷达的探测范围一般非常有限,所以,若要在广阔的海域进行有效的侦测,恐怕就需要军用侦察卫星来进行侦察了,的确,作为现代进行广范围侦察的主要手段,军用卫星具备长时间工作的特点,针对航母这类红外特征明显的大型舰船来定位也相对准确,确实弥补了地面雷达侦测范围较狭窄的缺陷。
当然,想必大家也都知道,将完备的军用卫星侦察体系建造出来,并送成功的上太空就已经对一个国家的航天技术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了,一般航天水平不强的国家根本做不到这一点,而目前全世界能独立建造并发射卫星的国家也就那么几个,当然也包括我们,这一门槛直接让很多国家失去了复制“东风快递”攻击航母的资格。
▲航天技术的门槛很多国家难以在短时间突破,因此即便一些国家建造出了和我国东风系列反舰导弹射程相仿的导弹,其对目标的打击能力恐怕也不如我们的东风快递
不过,处在地球轨道位置的军用卫星侦察体系也有它的缺点,首先,由于军用卫星都一直处在圆周运动的状态,导致卫星都有固定的过顶时间和固定时限的侦测范围,这就导致军用卫星只能在某一特定的时刻监测某一固定的海域,理论上,只要航母编队的战术机动得力,它便可以在那一时刻绕开军用卫星的侦测范围达成反侦察的目的。
当然,人造卫星的这种缺陷其实也很好解决,多发射几颗地球同步卫星或许就可以解决这类问题,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光产生的费用或许就会让很多国家担负不起。更何况由于天气的影响,地球同步卫星有时候会因为云层或者海面雾气的作用导致其获得的影像数据难以被分辨,因此,这种远程反舰导弹的侦察体系还需要进行进一步的补充。
▲大型预警机也是很多国家难以复制东风反舰体系的重要门槛之一,由于我国已经具备量产运-20的能力,未来在大型预警机的建造上我们或许就没有相关的限制了
在这其中,大型预警机大概率是不可或缺的,当然,我国现在拥有了空警-2000这种大型预警机来充当“移动的空中雷达”,理论上可以为我国的东风反舰体系传输战场实时动态,不过,由于大型预警机的体量确实也是相对较大的,在此类大型预警机进行抵近侦察的同时,也容易被敌对方航母编队的侦测雷达发现。
所以在战时,如果我方大型预警机飞临敌军舰队太近的话,容易成为各类具备不凡防空能力的“盾舰”以及具备一定空战能力的航母舰载机的目标,被击落的概率相对较大,所以,对于我们而言,在战时若想让我们的东风快递稳定可靠的获得敌方航母编队的坐标数据,在这个基础上,我们还需要补充我们的侦察体系。
▲我国的815A型电子侦察船理论上也可以为我国的东风反舰体系“开拓视野”
而这个补充便是远海侦察船,在这其中,我军服役的815系列电子侦察船现在或许是我军海基侦察探测体系的中流砥柱,作为一款排水量大约6000吨级别的远海侦测类舰艇,该舰较大的体量可以让其搭载功率较大的雷达,理论上它可以成为陆基雷达的“海面延伸”,为我们的“东风快递”开阔一定的视野。
不过,鉴于电子侦察船的体量也是相对较大,它的红外特征也是较为明显的,在战时,即便有我方的各类大中型驱护舰的保护,它也容易成为敌军重点攻击的目标,由此可见,对于我国的“东风快递”而言,它的各类侦测定位方式似乎都有缺陷,所以,为保障战时东风快递稳定发挥作用,这些侦测手段我们理论上都得依靠。
▲东风反舰导弹具备强大震慑力的背后是一套复杂且完整的军备体系
所以,光从发现敌军航母编队的技术角度来看,恐怕很多国家都难以建造出如此完备的侦测体系,当然,这也不仅仅是钱的问题。的确,这个侦测体系涉及范围也非常之广阔。毕竟其从太空一直涵盖到了地面,其搭载平台甚至都涉及了一些国之重器,其建造难度理论上不亚于建造整艘航母。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