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法国的报复!法前外长对莫里森下台感到“高兴”:忍不住要说,他的失败正合我意!

【环球网报道】当地时间21日,莫里森21日承认其所属政党在澳大利亚大选中落败。彭博社22日消息称,法国前外长让-伊夫·勒德里昂迅速在公开场合表示,自己对此结果感到高兴。


资料图

马克龙在4月的选举中获胜,连任法国总统,随后凯瑟琳·科罗纳接替勒德里昂成为新政府的外长。据彭博社报道,勒德里昂正是在与新任法国外长科罗纳进行交接的仪式上对莫里森败选上述表态。

彭博社称,勒德里昂表示他很高兴看到莫里森落败,这是对去年澳大利亚突然决定抛弃与法国的640亿美元(约4283.5亿人民币)潜艇交易的一种回击。


勒德里昂 资料图

在交接仪式上,勒德里昂表示:“忍不住想说,莫里森的失败正合我意”。他还批评莫里森,称后者的做法显示了“野蛮和玩世不恭,我甚至想说这是一种臭名昭著的无能”。勒德里昂还说,他希望法国今后能够再次与澳大利亚进行“坦诚且有建设性的对话”。

2021年9月,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签订的三边安全伙伴关系协定(AUKUS),英美两国将帮助澳大利亚建造核潜艇。随后,澳大利亚宣布取消从法国采购常规潜艇的订单。彭博社称,由于该协定,这一转折引起了国家之间的裂痕。报道还提及,针对澳方“不可接受”的做法,时任法国外长勒德里昂去年9月时表示,他感到这像“在背后被捅了一刀”。


莫里森 资料图

澳大利亚大选21日开始投票。代表澳现政府的自由党—国家党执政联盟和主要反对党工党将角逐众议院的全部151个席位和参议院76个席位中的40个席位。根据惯例,获得众议院多数议员支持的党派将成为执政党,该党领导人出任总理。澳大利亚现总理莫里森21日承认败选,并祝贺工党领导人安东尼·阿尔巴尼斯在21日的选举中获胜。

延伸阅读:

莫里森败选澳时隔9年迎来"变天" 在澳华人有项担忧

莫里森承认输掉大选。9年了,澳大利亚终于要换执政党了。

澳大利亚21日举行大选投票。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刚刚报道称,根据澳大利亚三大新闻网络的预测,反对党工党将获胜。

而据澳大利亚的“准官媒”澳大利亚广播公司报道,随着澳大利亚总理莫里森正式承认输掉了于2022年5月21日举行的澳大利亚联邦大选,自2013年起一直处在自由党和国家党执政联盟领导下的澳大利亚,终于迎来了“变天”。自陆克文时代后在野长达9年的澳大利亚工党,也终于在该党领袖安东尼·阿尔巴尼斯的领导下,即将重新执掌澳大利亚的政权。

根据澳大利亚《悉尼先驱晨报》的介绍,这是二战以来澳大利亚工党赢得的第四次联邦大选。



(截图来自澳大利亚广播公司的报道)

至于为何莫里森的政府会输掉此次大选,美国《纽约时报》给出的说法是,澳大利亚公众已经对莫里森失去信任,认为他的政府越来越右倾,并拒绝在气候变化上做出积极应对。同时,他还拒绝对澳大利亚政府自身存在的一系列权力运作的问题做出改变,也未能积极应对政坛出现的性骚扰等问题。



(截图来自《纽约时报》的报道)

《纽约时报》还认为,尽管莫里森在2019年凭借澳大利亚的民粹主义浪潮赢得了大选,但如今澳大利亚国内的情况却出现了很大的变化。过去这些年澳大利亚持续出现的洪灾和森林火灾,新冠疫情带来的冲击,以及外交政策上面临的种种困境,还有生活成本、房价、通货膨胀和工资收入增长停滞等一系列国内民生方面的问题,都成了莫里森政府的负资产。



(截图来自《纽约时报》的报道)

另外,莫里森在公众面前表现出的也不是一种让人们喜爱的性格,而是在不断增加人们对他的厌恶。根据《纽约时报》的介绍,在莫里森领导的执政联盟里,都有人觉得他性格很差,像个“霸凌者”。他在潜艇军购的事情上为了迎合美国和对法国的背叛,更令他成了法国总统马克龙口中的“骗子”,令澳大利亚在国际上失分。



(截图来自《纽约时报》的报道)

而被单亲母亲抚养长大、成长在政府公屋里,有着许多年从政经验的工党领袖阿尔巴尼斯 ,不仅抓住了莫里森性格上这些令公众厌恶的问题,塑造出了一个相对更好的形象,还承诺改变莫里森执政4年后留下的那些烂摊子,最终令更多澳大利亚选民决定支持他所许诺的那个“更美好的未来”。

另外,此次澳大利亚大选中涌现了多个独立候选人,并成功赢得了莫里森执政联盟的一些传统票仓。这也是莫里森败选的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

最后,对于更多中国人关心的中澳关系而言,尽管在此次大选之前,不少澳大利亚媒体曾造势说工党赢得大选可能会寻求澳中关系的改善,有媒体甚至表示莫里森政府对中国抱有的敌意正令澳大利亚华人群体改投阿尔巴尼斯领导的工党。但也有不少分析认为,两国的关系并不会因为一场大选就迎来“重置”。



(外媒报道截图)

不过,据耿直哥了解,有不少华人倒是担心,随着执政9年的自由党与国家党执政联盟的下台,那些支持该党的澳大利亚右翼势力中的极端分子,可能会因为一些右翼媒体的煽动将败选的怒气发泄在华人身上。美国《时代》周刊也在一篇报道中提出了类似的担忧。



(外媒报道截图)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FB8260@QQ.COM 一经查实,立刻删除。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有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