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伪复姓”名字正流行,家长自认为高大上,实际上会连累娃被嘲笑
我表妹加入女儿幼儿园班级群,发出的第一个感叹就是,现在的家长真是太有才了,全班25个小朋友,就有至少8个小朋友名字是四个字。
表妹有些羡慕地跟我说:早知道四个字的复姓名字如此流行,当初我也该给女儿取四个字的名字。
我劝表妹千万不要为了赶潮流就盲目追风,姓名是孩子的“社交名片”,名字取得过于拗口,会给孩子增加很多不必要的麻烦事。
表妹不理解,她认为四个字的复姓听起来独树一帜,看起来也很有文化。
我笑表妹对“复姓”理解错误。真正的复姓源自于古代汉族,因官名、居住地或是少数民族改姓而来,复姓所代表的不仅是家族姓氏,也传承了家族特色的文化底蕴。现在的复姓充其量只能算是“伪复姓”,多数复姓都只是生硬地将“父姓+母姓”进行组合,既不存在文化底蕴,有些读起来还挺拗口。
之所以这种“伪复姓”现在开始盛行,分析起来无非是有三种主要原因:
第一:现在的家长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自我意识、独立意识都比较强,孩子随父姓虽然是传统,但妈妈也很想给孩子冠上自己的姓氏,退而求其次,就有了父姓+母姓的组合姓氏。
第二:父母追赶时髦,现在是网络时代,信息比较发达,父母从电视、网络上看到四字的复姓比较好听,又觉得新颖,所以就干脆“伪造”一个复姓,追赶一下潮流也好。
第三:新时代的父母想让孩子的名字显得与众不同。
有的父母认为孩子是两个人爱情的结晶,那最美好的爱情莫过于“以我之名冠你之姓”,所以父母姓氏组合的“伪复姓”就开始流行起来了。
不过,“伪复姓”我认为对孩子而言并不是好事,孩子从进入幼儿园的第一个社交场合开始,一些弊端就浮现出来了。
首先,生硬拗口是难免的。
姓跟姓的组合,本来就是生拼硬凑,很难真的读起来顺口。有的父母自认为好听,不过是自家人的“感情色彩”,从旁听者嘴里读出来,感觉就很生硬拗口了,而且也并不利于传播。
其次,缺乏文化底蕴。
父母姓氏组合“伪复姓”,缺乏文化底蕴,纯粹就是牵强附会的文字组合。当小朋友学习到的文化知识开始增多,难免会对“伪复姓”有些排斥,也容易遭到其他同龄人的嘲笑。
最后,因为谐音产生误解。
“伪复姓”的组合,对取名其实是有一些限制的,比如爸爸姓吴,妈妈姓李,吴李组合在一起,后面的文字怎么取好像都难逃谐音梗。比如我儿子有个同学,爸爸姓高,妈妈姓郭,高郭组合的“伪复姓”,让孩子遭到了同班孩子的嘲笑,最后孩子闹着要父母给自己改名。
不得不说,新生代父母多数都是高学历父母,在给孩子取名这件事上,往往希望能够独树一帜。“伪复姓”在家长看来是比较特殊的存在,不容易重名,而且也显得“高大上”,实际上抛开了父母家人的感情分之后,“伪复姓”的确有一种格格不入的感觉,而且对于其他人来说也不能理解其中的特殊意义,因为绕口,还不利于孩子建立良好的社交印象,受连累的是孩子。
好名字的定义,大概是满足音美、形美、意境更美这三个核心要点。所以除了“伪复姓”这种追风的取名方式要能免则免之外,取名的禁忌还包括这些方面。
▼读音不要有歧义
这是取名最基础的层面,简单大气、朗朗上口就是至高境界,建议爸妈取名的时候可以邀请家里人都多读几遍,尽可能避免多音字,避免给孩子社交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尽量不用生僻字
为了避免同名同姓的麻烦,有的纯粹是为了彰显文化水平,取名就专挑生僻字,越复杂越偏爱。
这其实也是取名的大忌之一,毕竟名字是要别人记住的,要利于传播以及加深印象。你为了显示与众不同或是体现文化高深,通过反复推敲的生僻字,并不是人人都会念,谁也不希望认识一个人还需要认真查字典吧?生僻字加入名字中,不仅不利于孩子书写,也很影响孩子的社交。
▼不要跟伟人、名人同名
有的父母给孩子取名,总是希望如雷贯耳,所以直接跟伟人或是名人重名。虽说这么取名让孩子名字的传播度很高,但真的会给孩子惹出不少的麻烦事,有的还会因此成为别人调侃的对象,给孩子交际造成不小的障碍。
希望借助本文的分享,能够提醒广大的爸爸妈妈们。父母给孩子取名是天经地义,但名字是孩子受用一生,所以取名小心谨慎是好的,有时候幻想着“一字表万意”,最终的结果可能是顾此失彼,因为取名给孩子造成不小的麻烦。
所以取名贵在表义清晰、具象就好,不要追求过多华而不实的东西,否则画蛇添足,孩子深受其害。
最后,祝大家都能想出称心如意的好名字!
互动话题:你身边有人取复姓吗?
发表评论